轉子動平衡設計的工藝性與成本解析
發布時間:
2024-07-03 17:40
一般來說,轉子應盡量設計得使平衡操作簡單易行且正確,但還要考慮工藝性、工序數及成本等問題。對于設計者來說,誰都希望獲得較高的平衡品質等級,但盲目要求的品質等級,不僅會增加成本、降低效率,而且過高的要求往往是一種浪費,這是因為從轉子的使用性能角度來看,大多數只要求達到某一等級的平衡品質就足夠了。此外,即使單個轉子平衡好了,由于裝配時的配合間隙,軸承部分的偏心等等會重新帶來新的不平衡,考慮都上述情況,過分的追求高精度的確是毫無意義的。日本工業標準JISB 0905<旋轉機械的平衡品質>中,以參考表的形式給出了許用不平衡的標準,望讀者參考。表中的數值是針對一般情況給出的,至于各種特定的具體轉子,應考慮各自的固有特點并根據經驗及實驗數據來確定其平衡品質的等級。
如前所述,不平衡校正量越小越不易產生校正誤差,校正操作也簡便易行。因此,兩校正平面間的距離應盡量大一些,校正半徑也應盡量取得大一些。
為了進行平衡而采用驅動聯軸節,聯接夾具,輔助工藝心軸時,必須注意它們與轉子間的間隙及偏心所造成的不平衡。由于配合部分的間隙而造成安裝不對稱或將轉子安裝到存在偏心的配合部分,則會有此而產生新的不平衡。此外,在鑲有滾動軸承的轉子中,由于滾動軸承的內圈必定存在偏心,這一影響不能忽略。以上這樣問題,對于配合操作者來說是理應了解的,但如果設計者不充分了解平衡工藝之后設計轉子,將會給轉子平衡帶來一系列問題。
相關新聞
2024-07-03
平衡機發展迄今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1866年,德國西門子公司發明了發電機。4年后,加拿大人Henry Martinson申請了平衡技術的專li ,拉開了平衡校正產業的序幕。
2024-07-03
電機轉子裝配工的一般操作規程如下: 1、工作前,整理場地,放穩各零、部件,并檢查裝配使用工具和工作環境是否安全良好。 2、吊放電機機座、底板、定子、轉子、軸承等大型部件時必須放好方箱或墊木...